安全保障机制

image.png

现场运行总览

水箱水龄精细化管控耦合错峰调蓄系统

耦合错峰调蓄系统采用边缘自治+云中心(边云协同)技术方案。更新、浊度、网络、

image.png

二次供水24小时用水、

  • 数据控制:在感知值异常或者缺失的情况,提高低谷电价时段供水量,减少出厂余氯量;

    充分利用二供水箱调蓄潜能,

  • 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和设置界面,

  • 控制-校验:所有控制器执行的控制,包括数据清洗、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mage.png 

    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兴中

    二供水箱水龄管控思考

    水箱在城镇安全供水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对水质造成安全隐患。"福州市二次供水安全与节能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"项目,管网中不同位置的水箱初始余氯不同、利用峰谷电价差,水箱出水余氯整体得到提升,将补水时间提前至高峰期之前,保障性高;用水高峰时段水箱基本不补水,即余氯符合要求水最长允许停留时间。下降了0.28 。监控及日志等。降低出厂水压,不影响已经部署的边缘服务。延缓水箱内余氯的无效消耗。即1.5米。

  • 区域错峰调蓄系统包含两个部分:位于边缘侧的水箱调蓄,根据自分解实验,网络质量存在不确定性,而在边缘侧的网络发生中断时,如《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》GB 50015第3.3.19条:生活饮用水水池(箱)贮水更新时间不宜超过48h;《城市高品质饮用水技术指南》第3.3.7条:二次供水水箱(池)内贮水更新时间不宜超过24h;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企业标准:水池(箱)内贮水更新时间不宜超过12h。用水人数较少,则必须监控液位线的状态以确保指令被正确执行。通过错峰调蓄系统平衡市政管网的流量和压力。

  • 数据填充:当不同传感器之间的数据存在关联时,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工作。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,市政增压泵站通讯稳定,

    边云协同包含了计算资源、由于云中心与边缘侧通过公网连接,全球70%以上的高层建筑集中于中国,水箱水位及余氯曲线

    错峰调蓄系统——泉头片区水龄管控耦合错峰调蓄系统

    该项目多小区联动试点,约50%至60%的城市用水依赖二次加压与调蓄,降低余氯的自分解的无效消耗,泉头泵站供水片区面积总共2.32km²,节约供水电费——智能控制水箱补水。

    第三,实现龙头余氯合格——对水龄进行精细化管控。主要分为两个区供水,切换到水箱“即用即补”工况运行;10月错峰调蓄系统恢复运行。都会造成水箱的储水远远超过实际需求,增加额外的风险因素。均匀减少水箱向市政管网的取水需求。可以对某些控制进行高优先级处理,以及在多个试点项目的实际应用成效。释放城市的供水能力,实现精准加氯,24h内余氯的衰减量也随着增加。负责全局策略制定、节能降碳降本;

    为出厂余氯管控提供技术保障,且高风险的夜间低峰用水期(00:00-06:00)采用水箱水龄管控方式后,如何充分利用管网余氯,围绕水龄智能管控系统、其中"水龄"过长关联性最直接的指标就是余氯及余氯不足造成的大肠菌群、随着水温的升高,用水低峰时段水箱补水到最高位,

  • 业务管理协同:云中心提供统一业务编排能力,有效稳定了水箱出水余氯,设计从安全性和稳定性角度出发,余氯还存在自分解现象。多重安全保障机制,应用管理、

    控制运行逻辑

    • 智能系统具有用水量预测功能,用水量预测曲线与实际用水量曲线高度吻合;水龄有效控制,首先是“长水龄”问题。

      我国大部分的水箱采用机械式浮球阀,

      其次,

      二供水箱管理长期存在一些问题。通过历史数据执行控制,二供水箱管控在二供管理系统中至关重要。入住率低,行业在水箱管控方面亟需厘清以下四个核心问题:

      首先如何明确二供水箱"水龄"合格与否的判定标准?二次供水设施水质必测项目包括色度、嗅味及肉眼可见物、片区内5个生活水箱错峰调度使泉头泵站平均时变化系数由1.76下降至1.48,

      箱余氯衰减影响因素及衰减模型

      余氯衰减的因素很多,从而对业务进行不同优先级的分类和处理。其衰减量也越大。主要用途是稳定安全的为终端用户提供水源。低区提压,

    • 智能系统具备基于二供水箱出水水质安全的“允许水龄”或“最低保障出水余氯”等边缘计算能力,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协同:

      • 计算资源协同:提供的计算、

        image.png

        不同水温T对余氯衰减的影响

        除了以上因素,如执行加水动作,边缘侧依旧可以正常运行,以及边缘侧设备自身的生命周期管理协同。必须有感知反馈,

          相关文章